【新闻来源:中国侨联】

“你拍到了吗?”“还没有,我再试一试,要是一下就拍到岂不太容易了。”“哇,我终于拍到了!”10月17日下午,洛杉矶圣盖博大剧院内,一名杂技演员正在台上练习抛接多个小球,一群摄影师端着“长枪短炮”,对着他频按快门。 

“几年前,在‘亲情中华’的舞台上,曾有一位杂技演员表演了抛接9个小球的绝活儿,但是大家都没拍到9个小球同时离手的照片。这次,听说艺术团又来到洛杉矶,而且又带来一位‘九球王子’,大家兴奋极了,就盼着能排到那个精彩瞬间,弥补多年遗憾。”洛杉矶国际摄影家协会会长毛幼荣笑道。为此,十多名华侨华人摄影爱好者在演出当天下午便早早赶到剧场,在演员彩排期间便进入工作状态。

当然,洛杉矶侨胞期盼已久的,不止是9个小球同时腾空的精彩一瞬。“‘亲情中华’已经成为一个响亮的文化品牌。前几天,我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了艺术团在其他城市演出的盛况。每一站,艺术家们的精彩演出都让侨胞朋友热泪盈眶、美国观众赞叹不已,这让我们对这场文化盛宴更加期待。”美国南加州华人联合总会会长邵闻说。

面对侨胞的如火热情,艺术家们献以最用心的演出。当地时间10月17日晚,古色古香的圣盖博大剧院星光璀璨。杂技、二胡、京剧、唢呐、满族民歌、蒙古族呼麦……中华文化瑰宝逐一登台亮相,国家顶尖水准的表演赢得现场经久不息的掌声与欢呼。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张平,“亲情中华”艺术团团长、中国侨联文化交流部部长刘奇和千余名观众共同度过一个难忘的夜晚。

“演得真好,这都是我们最地道、最熟悉的文化。”出国30余年的美国城市卫视副总裁卢威看完演出,久久回味。

柬埔寨籍华裔江美良的位置距离舞台有些远,但她全程抱着不到1岁的女儿,看得津津有味。“这是我第一次看‘亲情中华’的演出,非常感动,我能感受到我和艺术家们是同根同源、心心相连的。”从小在海外出生长大的江美良能讲一口流利的中文。她说,这归功于父母从小对她中文教育的重视。虽然孩子还小,但她相信,耳濡目染,文化的种子会在幼小的心中生根萌芽。

和前几站一样,在洛杉矶,演出当天,许多观众早早等候,偌大的剧场座无虚席;演出结束,观众恋恋不舍,不吝给予最高褒奖。

这台演出之所以总是为侨胞所期待,因为台上台下,处处有情。

“这已是我们第三次在这个剧院演出了,这里的一砖一瓦我们都很熟悉。昨天刚刚抵达洛杉矶,不少侨胞就在欢迎会上来和我们打招呼,让我们感觉非常亲切。”来自中国铁路文工团的蒙古利亚组合是“亲情中华”艺术团的“资深”团员,在过去近10年间走遍五大洲,为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送去了草原人民的美好祝福。

再次见到洛杉矶的老朋友,蒙古利亚组合连唱三首歌曲,悠扬的马头琴声回荡在剧院上空,余音绕梁。“‘亲情中华’的舞台能让散落各地的侨胞聚到一起,让‘华二代’、‘华三代’了解中国文化,也让当地民众对中国有更多认识。因此,即便旅途辛劳,我们依然愿意参与其中,这是我们的一份责任。”

作为晚会的主持人,同时也是一名歌唱演员,张原铭同样跟随“亲情中华”艺术团走过许多国家,与许多侨胞相识结缘。此次美国之行,他特意准备了一首《永恒的旋律》。“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每当熟悉的旋律响起,他总会走下舞台,和观众齐声合唱,震耳欲聋的歌声唱出了中华儿女的团结一心、豪情万丈。

“我随‘亲情中华’艺术团来美国演出过3次,这是我第一次演唱这首歌曲,侨胞火一样的热情让我印象深刻。”张原铭说,每次与观众共同唱响这永恒的旋律,他都觉得和观众产生了一种共鸣。“这种共鸣不仅是演员与观众之间的一种联络,更是华夏儿女之间的情感维系。这一刻,我们就像团团圆圆的一家人。”

因为“亲情中华”结识的缘分还有很多,它们经历时间沉淀,愈加醇厚动人。刚刚抵达洛杉矶,中国杂技团演员王洋就见到了多年未见的老朋友。“2008年,我们为宣传北京奥运来美国演出时,曾受邀去当地知名侨领张素久大姐家做客。没想到,时隔11年,我们又一次在洛杉矶相遇。11年的惦记把我们一下拉回到当年的情景。看到张素久大姐依然健康美丽,我们都很高兴。”王洋说,每次随“亲情中华”赴海外演出,很多侨胞总能一眼便叫出他们的名字,这种在国内演出很少碰到的场景让他们深深感动,也更坚定了向海外侨胞展示中华文化精髓的决心。

为什么这台演出之所以总能收获如潮好评,因为台前幕后,时时用心。

演出前一天,艺术团刚刚抵达洛杉矶,前来迎接的邵闻便为两个细节所动容。“我知道艺术团当天早上4点便出发去机场,飞行近4个小时,一路奔波,可当我问二胡演奏家陈军老师第二天演出是否会辛苦,他回答我,即便当晚演出也没问题,艺术家的敬业与专业让我钦佩。”邵闻说。当天下午,一放下行李,顾不上休息,艺术团团长刘奇及团里的技术人员便和演出承办侨团开会对接具体事宜。“具体到舞台的灯光、音响,甚至杂技演员的安全绳索问题,刘奇团长和技术人员都逐一对接,一丝不苟。”邵闻感叹,正是因为有了这份细致与用心,演出才能如此完美。

“亲情中华’的舞台是一个整体,不仅是艺术家们的表演,舞台的灯光、音响,我们都经过精心设计,与节目融为一体,只有这样才能给观众最佳的视觉与听觉享受。”刘奇说。十多天里,整个团队虽然由来自国家不同文艺院团的艺术家组成,但大家就如一家人一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所有人都抱着同一个信念,那就是把最好的演出献给最亲的侨胞。

台前,艺术家倾情表演。每一站演出,唢呐演奏家孙云岗总会带一个“音乐宝盒”上台,里面整齐摆放的10多种吹管乐器各具特色。用新疆唢呐吹奏《我的名字叫中国》,用朝鲜族筚篥吹奏《阿里郎》,用葫芦丝吹奏彝族民歌《多情的巴乌》,用唢呐、咔戏、口哨交替吹奏河北民歌《打枣》……10种乐器,10种风格,串成一曲“最炫民族风”,让观众大饱耳福。“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挑选这些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乐器,编排曲目,希望通过不同节奏、情绪的变化,带给观众最有民族味道的听觉盛宴。”

幕后,技术人员全力保障。艺术团的音响师Tony是一位美籍华人,与“亲情中华”结识多年。每场演出,他都提前大半天到剧场,调试音响设备,常常一站就是一整天。然而,说起这台海外侨胞几乎人尽皆知的演出,他更愿说他从中收获的快乐。“从2008年开始参与‘亲情中华’慰侨演出以来,我跟随艺术团的脚步走遍世界各地,也见证了它从创立到成长到成熟的全过程。在我看来,这台演出不仅是一台综艺晚会,更包含极其丰富的内涵。每次看到侨胞兴奋的笑脸,听到他们热情的掌声,甚至看到他们感动的热泪,我就觉得能成为这个团队的一份子很幸福,那些汗水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正是有了艺术团所有成员全心全意的付出,才有舞台上的璀璨耀眼,才有来自观众的如雷掌声。“欢迎你们明年再来!”洛杉矶站的演出刚结束,许多侨胞便向艺术团发出新的邀请函,开始期待下一次的美好相会。

(责编:蒋琪、崔东)

版权所有 © 美国南加州华人联合总会, 保留所有权利。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技术提供 E Century Network